電話:400-023-2339
手機:133-2027-1718
郵箱:
網址:www.shiguangqiang.cn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兩港大道188號國盛.IEC 5幢1單元4F-3
1.礦業企業內涵式發展的概念
內涵式發展與外延式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兩種模式。內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質特征,即事物質的規定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全部對象,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規定性,概念的范圍。所謂“內涵式發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強調事物“質”的發展,即是以事物的內部因素作為動力和資源的發展模式。內涵式發展強調的是結構優化、質量提高、實力增強,是一種相對的自然歷史發展過程,發展更多是出自內在需求。內涵式發展道路主要通過內部的深入改革,實現管理更科學,運行機制更靈活,增強企業實力,提高競爭力,在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中,實現實質性的跨越式發展。這是內涵式發展的基本框架,再在這基本框架的基礎上增加企業特色如建設企業文化。
內涵式與外延式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式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而不是對立的關系,內涵式發展為企業外延式發展提供了保障,內涵式發展為企業積累了資本,增強了企業競爭力,使得企業有能力進行外部收購資源、兼并其他企業等外延式發展的能力。同時,外延式發展成果要靠內涵式發展來保障。
我國的發展方式已經從“又快又好”轉變為“又好又快”,更注重發展的內涵,注重“質”的發展。據統計,我國礦業提供了我國原材料供應的80%,能源供應的93%。礦山企業由于自身屬于資源型企業的固有屬性,必須大力提高自身的內涵式發展水平,提高資源開采效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2.礦業企業內涵式發展途徑
通過對礦業企業發展的分析,礦業企業的內涵式發展途徑主要有:①大力提高企業的采選科技水平,包括加強資源的“探邊摸底”等資源的綜合研究,提高資源綜合回收率等;②加強人力資源管理;③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④培育構建特色的企業文化;⑤適時調整優化企業管理流程、開展運營轉型工作,提升資源利用及盈利水平。
2.1 提高企業的采選科技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傳統產業的礦業,目前我國礦業企業的整體生產技術水平較為落后。礦業企業的采選工藝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資源回收利用率、生產效率、生產成本等指標,企業要實現利潤較大化,就必須要降低采選成本,優化采選工藝,提高采選效率,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推進技術創新。
2.1.1高效的采礦技術
露天陡幫開采、適應大型化機械設備的間斷連續采礦及高臺階采礦,解決難爆礦巖的破碎塊度問題和爆破減振問題的穿孔爆破技術等;地下礦山的連續采礦技術、無廢采礦技術。由于易采資源耗竭,勘探深度的加深,將越來越多地開采深部礦體和難采礦體,深井開采技術、復雜難采礦體開采技術,深部開采巖爆、礦震、沖擊地壓等動力災害控制、預報與防治技術,深部開采的采、掘技術,深部開采通風與降溫技術將是技術研究重點。
2.1.2選礦技術
選礦技術重點是提高選礦回收率及對難選礦體及伴生礦體的選礦,降低選礦能耗,提高自動化水平。如分級浮選、浮選柱的應用、鐵礦石磁化培燒提高選礦指標、MLA及自動在線檢測技術應用等。
2.2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人作為生產“三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狀況將決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于礦業企業本身大多地處偏僻山區、條件艱苦,分配機制不合理、待遇低的特點,以及由于受20世紀90年代礦業不景氣的影響,各個企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人才年齡斷層的情況,人才結構不盡合理,礦業人才特別是采、地、測專業技術人才比較缺乏。為保障企業協調、健康發展,企業必須要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2.2.1建立高效的培訓、培養機制
礦業本身由于是艱苦行業,地處偏遠,大中專生難以留住,所以引進人才的成本較高,為此,企業必須大力培養自身人才。同時,真正具有遠識的人才往往把企業的培訓放在自身擇業條件的首要位置,企業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企業本身的技術水平就必須要求加強對人才的培養,為人才提供教育培訓的機會。所以加大人才培訓力度,完善人才培養和開發機制,依據企業人才開發戰略的規劃,建立人才發展梯隊,把企業的目標和企業人才的目標完美地結合起來,實現企業和個人的共贏,對提高企業人才競爭力和降低企業的人才成本有重要意義。
2.2.2建立靈活有效地用人和激勵機制
企業要充分挖掘員工的潛力,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員工搭建一個能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良好平臺,在企業內部形成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為優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加薪、升級機會。
企業要從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入手建立績效管理體系,從制訂切合礦業企業實際的績效標準出發建立可操作性強的績效考核辦法。形成月度、季度、年終綜合三項考核機制,同時明確各自不同的績效考核目的和重點。建立真正體現人才勞動價值的績效考核辦法,要以業績和效益為分配基礎,向關鍵崗位和特殊人才傾斜,真實、客觀、公正地反映人才的價值,保證各類人才得到與他們的勞動和貢獻相適應的報酬。通過考核,在增加員工成就感的同時,也將各負責人所承擔的壓力和責任有效地傳遞下去,以形成項目團隊合力,提升項目團隊凝聚力。
2.3 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能力
礦山特別是地下礦山作為安全高風險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考驗著企業的發展。企業應該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及安全標準化,加強安全投入,引進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方法,加強現場的安全管理。從技術上,以相關技術規范為指導,對采礦設計、施工技術等進行安全論證及危險有害因素分析,預知危險并提出預防措施;從制度上,建立安全事前問責及事后追究制度,對安全管理制度根據企業發展及現場條件的變化及時更新完善,以適應企業的新變化,對制度應嚴格執行;從管理上,要完善管理組織結構及安全應急機制,要以作業現場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和落腳點;從企業文化建設上,要形成“全員重安全,全員抓安全”的氛圍。
2.4 培育構建特色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工作作風和行為規劃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掛了發揮巨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是企業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
礦山企業由于地處偏僻等特殊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員工對企業有著高度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企業要利用這種優勢,建立符合企業自身的企業文化,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及使命感,提升企業形象,這將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注入持久的推動力。
2.5 適時調整優化企業管理流程、開展運營轉型工作,提升資源利用及盈利水平
流程再造是指對企業的現有流程進行調研分析、診斷、再設計,然后重新構建新流程的過程。企業組織機構經過長時間的運轉,會存在對新情況、新問題有些不適應,辦事效率變低,造成企業內耗。為此,企業應圍繞核心競爭力重新優化管理流程。根據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對礦山目前的管理流程、管理體制進行深入思考,減去影響企業工作效率的不必要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企業內耗。流程再造或流程優化是運營轉型工作的一部分。
運營轉型是指企業管理層發動的,為了實現極具挑戰性的目標,有意識開展地徹底、持久的運營變革。通過對支撐業績的職工能力、觀念、制度和流程的持續改善來實現根本轉變。運營轉型的實質是實施精益管理,是以運營系統為核心,以優化管理架構和提高人員理念和能力為支撐;以建立目標倒逼機制、實現挑戰性目標為動力,以高標準、高要求的管理動作為基礎;以推行現代管理工具和理念為手段;以強化專業協同提升處理問題能力為重點;以持續改進、不斷鞏固完善為工作模式,建立管理規范、基礎扎實、快速響應、協同力強的管理體系,深度挖掘和高效集成經營內在潛力,提高資產利用率,擴大經營效果,實現投入與產出的較大化。
2000年以來,礦業行業市場比較景氣,許多礦業企業大規模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企業的管理流程作了一些調整來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在市場調整的情況下,原先的管理過程中的一些環節不適應目前的生產經營要求,必須針對目前的生產情況和市場情況對企業運營的管理架構、業務流程等各方面進行分析并作出調整,使得管理體制機制盡可能地科學合理,減少企業內部“浪費”,使其較大限度地促進礦山的生產發展,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
3.結束語
礦山企業要想發展,勢必要對自身進行完善,加強企業的發展水平,減少企業內的浪費,就可以節省了成本,精益管理的實施,提高了企業生產的效率以及企業的發展水平。
133-2027-1718
全國服務熱線:400-023-2339
業 務 部 電話:133-2027-1718
重慶市渝北區兩港大道188號國盛.IEC 5幢1單元4F-3